股票代码:832265
当前位置:
浅谈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内在因素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4-11-20 | 6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图片


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,而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诸多。如外界因素有温度、湿度、阳光和空气等,内在因素有饮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。如果贮藏条件不当,内、外因相结合,就会引起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化。今天为大家重点解说一下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内在因素。

01、水分

一般中药饮片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,所含水分又因其组成成分和内部结构不同而存在结晶水,自由水、结合水、吸湿水等,而含水量则与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如果含水量高于或低于饮片本身应有的水分含量,就易发生质量的变化。

目前,测定饮片含水量的方法很多,主要有烘干法、甲苯法、减压干燥法、气相色谱法等。

02、淀粉


图片

淀粉是一种适合蛀虫,霉菌生长的营养基质,同时,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很容易吸收水分,当表面水分增加时,更便于霉菌、虫卵繁殖,因此淀粉含量高的饮片容易发生虫蛀,霉变。如山药、天花粉等。

03、黏液质


图片

黏液质是一种近似树胶的多糖类物质,它存在于植物细胞中。黏液质遇水后会膨胀发热,既易于发酵,又是微生物、虫卵的营养基质。因此,含黏液质的饮片也易于发霉、生虫。如枸杞子、天冬等。

04、油脂


图片

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总称,分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大类。含油脂的饮片,若长时间与空气、日光、湿气等接触,或因微生物的作用,会发生氧化反应,继而发生异味、酸败等现象。油脂也易在脂酶影响下水解,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具有异味。如桃仁、苦杏仁、刺猬皮、狗肾等。

05、挥发油


图片

挥发油在植物药材中分布较广,特别是伞形科、唇形科、樟科、姜科等植物中,如白芷、当归、荆芥、薄荷、肉桂、樟脑、姜黄等。含挥发油的药物,都具有不同的浓郁气味,长期与空气接触,随着油分的挥发,其气味会随之减弱,且在温度较高时,会加速挥发。

06、色素


图片

一般饮片都含有不同的色素,特别是花类饮片。但有些色素很不稳定,易受到日光、空气等影响而遭到破坏,受潮后也易发霉变色,如月季花、玫瑰花等。

07、鞣质


图片

鞣质是广泛存在于中药饮片中的一类分子较大的多元酚类化合物,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。五味子,石榴皮、大黄、丁香等含有水解鞣质,水解鞣质可被酸、碱、酶所催化水解而失去鞣质特性;虎杖、桂皮、四季青、钩藤等含有缩合鞣质,缩合鞣质不能水解但长期接触空气,在酶的影响下容易氧化,缩合成暗红色或更深颜色的鞣红沉淀。

08、无机化合物

含有无机化合物的矿物类饮片,主要的成分有钠、钙、铁、铜、汞、砷、铅等化合物。这些化合物,在外界因素影响下,容易产生物理、化学性的变化。如磁石在空气中久置会失去磁性。

09、树脂


图片

树脂类中药饮片如乳香、没药、血竭、安息香等,由植物的黏稠汁液采集加工而成。该类饮片软化点、熔点较低,高温储存或日晒常部分融化、粘连;个别品种如阿魏夏季易吸附水汽,由固态变为黏稠液体;秋冬季又会散失水分,变为黏硬的固体。